[1] |
惠沙沙, 庞雄奇, 谌卓恒, 王琛茜, 施砍园, 胡涛, 胡耀, 李敏, 梅术星, 黎茂稳. 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孔隙类型对孔隙空间贡献定量表征[J]. 石油学报, 2024, 45(3): 531-547. |
[2] |
陈义林, 秦勇, 张博, 杨天宇, 刘静, 王兰花, 洪勇. 制样粒径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孔隙结构的差异化影响[J]. 石油学报, 2023, 44(8): 1313-1332. |
[3] |
殷树军, 文政, 金雪英, 闫伟林, 王春燕, 师江波, 夏文豪, 李金奉, 聂妮, 郑盛敦. 泥灰岩非常规储层特征及测井表征方法——以四川盆地合川—潼南地区茅口组一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23, 44(7): 1105-1117. |
[4] |
郭豪, 王艳忠, 操应长, 孟涛, 王淑萍, 李宇志, 石泉清, 郭迎春, 王加明. 多期石油充注对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压溶作用的影响——以车镇凹陷北带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砂砾岩储层为例[J]. 石油学报, 2023, 44(3): 485-499,517. |
[5] |
丁骞, 甘利灯, 魏乐乐, 张宇生, 杨昊, 姜晓宇, 王峣钧. 双孔隙结构因子及其在储层渗透性地震预测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23, 44(2): 339-347. |
[6] |
唐淑玲, 汤达祯, 杨焦生, 邓泽, 李松, 陈世达, 冯鹏, 黄晨, 李站伟. 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气潜力[J]. 石油学报, 2023, 44(11): 1854-1866,1902. |
[7] |
方正, 蒲秀刚, 陈世悦, 鄢继华, 陈星燃, 崔绮梦. 陆相湖盆深水区页岩高频层序对储层发育的影响——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店组二段页岩为例[J]. 石油学报, 2023, 44(10): 1663-1682. |
[8] |
郭建春, 陶亮, 胡克剑, 邓咸安, 陈迟, 李鸣, 赵志红. 页岩储层水相渗吸作用规律实验[J]. 石油学报, 2022, 43(9): 1295-1304. |
[9] |
唐慧莹, 梁海鹏, 张烈辉, 覃建华, 李扬, 张景. 砾岩储层水力裂缝扩展形态及影响因素[J]. 石油学报, 2022, 43(6): 871-884. |
[10] |
金国文, 王堂宇, 刘忠华, 谢然红, 邵亮, 李博宇.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砂砾岩储层分类与产能预测方法[J]. 石油学报, 2022, 43(5): 648-657. |
[11] |
宋闯, 张晓诚, 谢涛, 霍宏博, 王文. 渤海“三高”气井环空早期圈闭压力预测[J]. 石油学报, 2022, 43(5): 694-707. |
[12] |
郭晖, 纪宝强, 杨森, 王然, 张顺存, 李佳思, 张生银, 邹妞妞, 史基安. 准噶尔盆地环玛湖凹陷二叠系砂砾岩储层沸石类胶结物的形成及石油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22, 43(3): 341-354. |
[13] |
黄兴, 窦亮彬, 左雄娣, 高辉, 李天太. 致密油藏裂缝动态渗吸排驱规律[J]. 石油学报, 2021, 42(7): 924-935. |
[14] |
李童, 龙安林, 刘波, 丁晓军, 于慧敏, 鲁珊珊, 宋彦辰, 石开波. 低渗透砂岩油藏隔夹层注气突破压力及注气开发策略——以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为例[J]. 石油学报, 2021, 42(10): 1364-1372. |
[15] |
黄兴, 倪军, 李响, 薛俊杰, 柏明星, 周彤. 致密油藏不同微观孔隙结构储层CO2驱动用特征及影响因素[J]. 石油学报, 2020, 41(7): 853-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