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珂, 张荣虎, 唐永, 余朝丰, 杨钊, 唐雁刚, 周露. 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侏罗系阿合组构造成岩作用与储层预测[J]. 石油学报, 2022, 43(7): 925-940. |
[2] |
王杰青, 许淑梅, 任新成, 池鑫琪, 舒鹏程, 刘弦, 孔家豪. 准噶尔盆地腹部西侧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成岩作用及控制因素[J]. 石油学报, 2021, 42(3): 319-331. |
[3] |
包友书, 王永诗, 李政, 张守春, 朱日房, 吴连波. 济阳坳陷深层沙河街组四段轻质油—凝析气成藏条件[J]. 石油学报, 2021, 42(12): 1615-1624,1639. |
[4] |
庞小军, 牛成民, 杜晓峰, 王清斌, 代黎明. 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东北缘沙河街组一段+二段砂砾岩储层差异定量表征[J]. 石油学报, 2020, 41(9): 1073-1088. |
[5] |
王彤, 朱筱敏, 张自力, 刘宇, 郭诚, 李卓. 莱州湾凹陷北洼沙河街组三段砂岩储层孔隙定量演化模式[J]. 石油学报, 2020, 41(6): 671-690. |
[6] |
曾联波, 刘国平, 朱如凯, 高志勇, 巩磊, 吕文雅. 库车前陆盆地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构造成岩强度的定量评价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601-1609. |
[7] |
张荣虎, 曾庆鲁, 王珂, 王俊鹏, 孟广仁, 李娴静. 储层构造动力成岩作用理论技术新进展与超深层油气勘探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20, 41(10): 1278-1292. |
[8] |
朱筱敏, 葛家旺, 吴陈冰洁, 张向涛, 汪旭东, 李晓燕, 黎明.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深层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69-80. |
[9] |
王家豪, 彭光荣, 柳保军, 郑金云, 杨飞. 碎屑岩成岩拉平处理及沉积作用控制储层物性的定量表征——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115-123. |
[10] |
张莉, 王威, 舒志国, 郝芳, 邹华耀, 杨烁.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钙质交代—胶结致密层分布与成因[J]. 石油学报, 2019, 40(6): 692-705. |
[11] |
崔明明, 李进步, 王宗秀, 樊爱萍, 高万里, 李义军, 王一.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控制因素——以苏里格气田西南部石盒子组8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3): 279-294. |
[12] |
王拥军, 童敏, 孙圆辉, 张元中, 袁大伟. 四川盆地大安寨段介壳灰岩致密油储层特征[J]. 石油学报, 2019, 40(1): 42-55. |
[13] |
操应长, 杨田, 宋明水, 王艳忠, 马奔奔, 王健, 远光辉, 葸克来. 陆相断陷湖盆低渗透碎屑岩储层特征及相对优质储层成因——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为例[J]. 石油学报, 2018, 39(7): 727-743. |
[14] |
赵靖舟, 李军, 徐泽阳. 沉积盆地超压成因研究进展[J]. 石油学报, 2017, 38(9): 973-998. |
[15] |
刘文平, 张成林, 高贵冬, 罗超, 吴伟, 石学文, 张鉴, 李武广, 邓晓航, 胡晓华. 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控制因素及演化规律[J]. 石油学报, 2017, 38(2): 175-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