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祯, 郭奇, 卜亚辉, 胡慧芳. 基于深度学习的饱和度场样本库建立及预测[J]. 石油学报, 2024, 45(4): 698-707. |
[2] |
孙歧峰, 李克昊, 段友祥, 张依旻, 宫法明.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特征聚类的荧光薄片分析方法[J]. 石油学报, 2024, 45(3): 548-558. |
[3] |
谭茂金, 武宏亮, 王思宇, 杜广慧, 白洋, 王谦. 中国海相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J]. 石油学报, 2024, 45(1): 241-260. |
[4] |
徐宝昌, 张学智, 王雅欣, 刘伟, 孟卓然. 用于两相流环空压力预测的自适应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模型[J]. 石油学报, 2023, 44(3): 545-555. |
[5] |
丁骞, 甘利灯, 魏乐乐, 张宇生, 杨昊, 姜晓宇, 王峣钧. 双孔隙结构因子及其在储层渗透性地震预测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23, 44(2): 339-347. |
[6] |
余义常, 郭睿, 林敏捷, 沈毅, 沈博珩, 朱光亚, 李峰峰, 王一帆, 颜元. 中东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孔喉结构特征及开发对策 ——以伊拉克X油田M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23, 44(2): 369-384. |
[7] |
孙亮, 李勇, 李保柱. 中东地区碳酸盐岩油藏分类评价方法与注水开发对策[J]. 石油学报, 2022, 43(2): 270-280. |
[8] |
李潮流, 武宏亮, 李霞, 胡法龙, 田瀚, 黄玉越, 袁超. 倾斜电各向异性地层阵列感应测井数据处理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22, 43(10): 1439-1449. |
[9] |
程杰成, 周泉, 周万富, 王庆国, 施伟光. 低初黏可控聚合物凝胶在油藏深部优势渗流通道的封堵方法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20, 41(8): 969-978. |
[10] |
王付勇, 曾繁超, 赵久玉. 低渗透/致密油藏驱替-渗吸数学模型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 2020, 41(11): 1396-1405. |
[11] |
李潮流, 胡法龙, 袁超, 李霞, 李长喜, 刘学锋. 利用核磁共振与常规测井联合反演确定致密储层多矿物组分[J]. 石油学报, 2018, 39(9): 1019-1027. |
[12] |
陈汶滨, 赵明, 蔡明俊, 潘红, 倪天禄, 罗波. 基于指标特征模型的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定量化评价[J]. 石油学报, 2016, 37(S2): 80-86,111. |
[13] |
王姣, 李红梅, 李振春, 王德营, 董烈乾, 徐文才, 李河昭. 基于GRNN振幅谱估计的井控提高地震分辨率技术[J]. 石油学报, 2015, 36(6): 715-723. |
[14] |
黄薇, 张小莉, 李浩, 祁攀文, 王军.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长组7段页岩有机碳含量解释模型[J]. 石油学报, 2015, 36(12): 1508-1515. |
[15] |
王宝华, 吴淑红, 李巧云, 李小波, 李华. 油藏数值模拟中BILU0-GMRES方法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13, 34(5): 954-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