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海长, 曾清波, 纪沫, 郭帅, 孙瑞, 郝建荣, 王龙, 王禹诺, 张功成.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开平凹陷拆离型裂陷石油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J]. 石油学报, 2023, 44(6): 933-947. |
[2] |
王清华, 张亮, 吕修祥, 周露, 汪瑞. 库车前陆盆地前缘隆起西段油气成藏类型及分布预测[J]. 石油学报, 2023, 44(5): 730-747. |
[3] |
王珂, 张荣虎, 唐永, 余朝丰, 杨钊, 唐雁刚, 周露. 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侏罗系阿合组构造成岩作用与储层预测[J]. 石油学报, 2022, 43(7): 925-940. |
[4] |
吴林, 朱明, 冯兴强, 冀冬生, 周磊, 刘圣鑫, 张林炎, 谭元隆, 钱竹良, 杨珍.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构造应力场与构造变形解析[J]. 石油学报, 2022, 43(4): 494-506. |
[5] |
宋明水. 胜坨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石油学报, 2021, 42(1): 128-142. |
[6] |
罗晓容, 张立强, 张立宽, 雷裕红, 程明, 施辉, 曹斌风. 碎屑岩输导层非均质性与油气运聚成藏[J]. 石油学报, 2020, 41(3): 253-272. |
[7] |
薛永安, 牛成民, 王德英, 杨传超, 柳永军, 张宏国, 王粤川. 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新认识与勘探新进展[J]. 石油学报, 2019, 40(S2): 29-37. |
[8] |
薛永安. 渤海海域油气运移“汇聚脊”模式及其对新近系油气成藏的控制[J]. 石油学报, 2018, 39(9): 963-970,1005. |
[9] |
祝效华, 刘伟吉. 旋冲钻井技术的破岩及提速机理[J]. 石油学报, 2018, 39(2): 216-222. |
[10] |
王阳洋, 陈践发, 庞雄奇, 沈卫兵, 张宝收, 张国强, 陈泽亚. 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充注特征及运移方向[J]. 石油学报, 2018, 39(1): 54-68. |
[11] |
祝效华, 刘伟吉. 单齿高频扭转冲击切削的破岩及提速机理[J]. 石油学报, 2017, 38(5): 578-586. |
[12] |
张鹤, 狄勤丰, 覃光煦, 陈薇, 王文昌, 陈锋. 预弯底部钻具组合横向振动响应的快速求解[J]. 石油学报, 2017, 38(12): 1441-1447. |
[13] |
李素梅, 张宝收, 邢蓝田, 孙浩, 袁兴雁. 塔北哈拉哈塘—英买力地区深层油气运移与成藏地球化学特征[J]. 石油学报, 2015, 36(S2): 92-101. |
[14] |
龙华山, 向才富, 牛嘉玉, 魏立春. 歧口凹陷滨海断裂带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14, 35(4): 673-684. |
[15] |
唐 永 梅廉夫 肖安成 陈友智 罗开平 .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应力场转化及其油气意义[J]. 石油学报, 2013, 34(1): 59-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