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志军, 马学峰, 罗强, 肖阳, 王权, 庞秋菊, 吴小梅, 邵彦蕊, 金娟娟, 钟雪梅, 宋军美. 渤海湾盆地保定凹陷早熟低熟油特征及成烃机制[J]. 石油学报, 2024, 45(3): 500-516. |
[2] |
申威, 唐军, 信毅, 曹磊, 陈文迪, 唐保勇, 何泽, 齐戈为. 塔里木盆地北部潜山岩溶相带定量表征与储层评价[J]. 石油学报, 2023, 44(3): 471-484. |
[3] |
孙立东, 周翔, 杨亮, 张莹, 李广伟, 李国政, 许金双. 松辽盆地莺山地区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模式[J]. 石油学报, 2023, 44(2): 285-298. |
[4] |
彭光荣, 郭婧, 姜福杰, 姜大朋, 吴宇琦, 陈兆明, 宋泽章, 高中亮, 张宇琦.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J]. 石油学报, 2023, 44(10): 1624-1636. |
[5] |
吴鲜, 李丹, 韩俊, 朱秀香, 黄诚, 曹自成, 常健, 刘雨晨.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北部地区超深层现今地温场特征[J]. 石油学报, 2022, 43(1): 29-40. |
[6] |
白莹, 李建忠, 刘伟, 徐兆辉, 徐旺林, 李欣, Abitkazy Taskyn.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下寒武统白云岩特征及多重白云石化模式[J]. 石油学报, 2021, 42(9): 1174-1191. |
[7] |
国建英, 周立宏, 李剑, 楼达, 齐雪宁, 蒲秀刚, 付立新, 陈大伟, 李志生, 郝爱胜, 谢增业, 李宏军, 姜文亚, 冯建园.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差异聚集[J]. 石油学报, 2021, 42(8): 1039-1052. |
[8] |
曹英权, 王清斌, 曲希玉, 王冠民, 苗长盛, 高媛, 陈思芮. 岩屑的有机酸溶蚀实验及验证——以渤中凹陷CFD6-4油田东营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7): 841-852. |
[9] |
许涛, 韦恒叶, 张璇, 耿梓傲, 汪建国. 中二叠统茅口组热液交代硅质岩成因——来自贵州桑树湾剖面角砾状硅质岩元素及硅同位素的证据[J]. 石油学报, 2020, 41(4): 446-456. |
[10] |
燕歌, 王广源, 许杰, 王飞龙, 高科超, 卢欢, 陈容涛. 渤海海域蓬莱19-3油田原油生物降解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J]. 石油学报, 2019, 40(S2): 46-56. |
[11] |
林鹤鸣, 张青林, 张向涛, 邵磊, 郑金云. 南海北部潮汕坳陷MZ-1井硅质岩放射虫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古地理意义[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188-196. |
[12] |
肖富森, 黄东, 张本健, 唐大海, 冉崎, 唐青松, 尹宏. 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19, 40(5): 568-576,586. |
[13] |
郝国丽, 单玄龙, 李锋, 仝立华, 刘轶松, 王书琴, 张家强, 赵成弼.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油砂油地球化学及生物降解特征[J]. 石油学报, 2019, 40(3): 308-321. |
[14] |
李映涛, 漆立新, 张哨楠, 云露, 曹自成, 韩俊, 尤东华, 肖红琳, 肖重阳.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断溶体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J]. 石油学报, 2019, 40(12): 1470-1484. |
[15] |
师晶, 黄文辉, 吕晨航, 崔晓南.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古生界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18, 39(8): 876-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