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贾承造, 庞雄奇, 郭秋麟, 陈掌星, 王飞宇, 刘国勇, 高永进, 施砍园, 姜福杰, 姜林. 基于成因法评价油气资源:全油气系统理论和新一代盆地模拟技术[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399-1416. |
[2] |
庞雄奇, 贾承造, 郭秋麟, 陈掌星, 王飞宇, 刘国勇, 高永进, 施砍园, 姜福杰, 姜林. 全油气系统理论用于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的盆地模拟技术原理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417-1433. |
[3] |
宋振响, 周卓明, 江兴歌, 陈拥锋, 马中良, 罗昕, 李振明. 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一体化评价方法——基于全油气系统理论和TSM盆地模拟技术[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487-1499. |
[4] |
李斌, 张欣, 郭强, 吕海涛, 杨素举, 徐勤琪, 彭军.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超深层含油气系统盆地模拟[J]. 石油学报, 2022, 43(6): 804-815. |
[5] |
马达德, 陈琰, 夏晓敏, 魏学斌, 吴颜雄, 袁莉, 何柳. 英东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石油学报, 2019, 40(1): 115-130. |
[6] |
付锁堂, 马达德, 陈琰, 张国卿, 伍坤宇.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新进展[J]. 石油学报, 2016, 37(S1): 1-10. |
[7] |
葸克来, 操应长, 金杰华, 赵贤正, 苏芮, 金凤鸣, 崔周旗, 周磊, 张会娜. 冀中坳陷霸县凹陷古近系中深层古地层压力演化及对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14, 35(5): 867-878. |
[8] |
陈红汉. 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特性与热成熟度评价[J]. 石油学报, 2014, 35(3): 584-590. |
[9] |
张建坤, 何生, 易积正, 张柏桥, 张士万, 郑伦举, 侯宇光, 王亿. 岩石热声发射和盆模技术研究中扬子区西部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最高古地温和热成熟史[J]. 石油学报, 2014, 35(1): 58-67. |
[10] |
冯志强 孙国昕 蒙启安 冯子辉. 海拉尔盆地贝中次凹——残留型叠合小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的成功案例[J]. 石油学报, 2011, 32(4): 551-563. |
[11] |
徐 杰 周本刚 计凤桔 高祥林 吕悦军 王明明 陈国光. 渤海地区新构造格局[J]. 石油学报, 2011, 32(3): 442-449. |
[12] |
何登发 李德生 童晓光. 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立体勘探论[J]. 石油学报, 2010, 31(5): 695-709. |
[13] |
母国妍 钟宁宁 刘 宝 于天财 刘 岩. 湖相泥质烃源岩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 2010, 31(2): 218-224. |
[14] |
康德江, 马行陟.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构造强度定量表征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 2009, 30(5): 642-647. |
[15] |
庞雄奇, 高剑波, 吕修祥, 孟庆洋, 王英民, 姜振学, 刘洛夫. 塔里木盆地“多元复合—过程叠加”成藏模式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 2008, 29(2): 159-166,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