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石祥超, 陈帅, 孟英峰, 陈军海, 李皋, 杨昕昊, 焦烨. 岩石可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建议[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562-1573. |
[2] |
刘合, 李艳春, 贾德利, 王素玲, 乔美霞, 屈如意, 温鹏云, 任智慧. 人工智能在注水开发方案精细化调整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574-1586. |
[3] |
糜利栋. 基于产气剖面的页岩气离散裂缝网络反演方法[J]. 石油学报, 2021, 42(4): 481-491. |
[4] |
孟卓然. BHA轴向磁干扰对方位测量误差的影响——基于人工磁场模拟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8): 1011-1018. |
[5] |
刘修善. 邻井距离解算及防碰评价[J]. 石油学报, 2019, 40(8): 983-989. |
[6] |
李丽, 汪雄雄, 刘双全, 刘建仪, 高仪君, 李超. 水平井筒气水流动规律及影响因素[J]. 石油学报, 2019, 40(10): 1244-1254. |
[7] |
刘清友, 刘文全, 朱海燕, 赵建国. 钻井机器人的连续油管钻压和钻速控制模型[J]. 石油学报, 2019, 40(10): 1255-1262. |
[8] |
杨震, 马清明, 杨宁宁, 崔海波, 李运升. 基于正交天线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成像响应特征模拟[J]. 石油学报, 2018, 39(9): 1063-1069. |
[9] |
祝效华, 刘伟吉. 旋冲钻井技术的破岩及提速机理[J]. 石油学报, 2018, 39(2): 216-222. |
[10] |
刘修善. 考虑磁偏角时空变化的实钻轨迹精准定位[J]. 石油学报, 2017, 38(6): 705-709. |
[11] |
祝效华, 刘伟吉. 单齿高频扭转冲击切削的破岩及提速机理[J]. 石油学报, 2017, 38(5): 578-586. |
[12] |
张鹤, 狄勤丰, 覃光煦, 陈薇, 王文昌, 陈锋. 预弯底部钻具组合横向振动响应的快速求解[J]. 石油学报, 2017, 38(12): 1441-1447. |
[13] |
高佳佳, 邓金根, 闫伟, 冯于恬, 王厚东, 李扬. 基于井壁稳定控制建立井眼轨迹优化预测模型[J]. 石油学报, 2016, 37(9): 1179-1186. |
[14] |
刘修善, 苏义脑. 井斜控制方案设计方法[J]. 石油学报, 2015, 36(7): 890-896. |
[15] |
刘修善, 刘子恒. 井眼轨迹模型的通用格式[J]. 石油学报, 2015, 36(3): 366-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