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宜强, 何书梅, 赵子豪, 魏朋朋, 齐桓, 刘哲宇, 赵玥, 于英. 基于剩余油动用规律的高含水油藏水驱扩大波及体积方式实验[J]. 石油学报, 2023, 44(3): 500-509. |
[2] |
刘静, 夏军勇, 孙秋分, 李正斌, 夏雷, 吴飞鹏, 蒲春生. 低频波强化泡沫微观驱油特征[J]. 石油学报, 2023, 44(2): 358-368. |
[3] |
金国文, 王堂宇, 刘忠华, 谢然红, 邵亮, 李博宇.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砂砾岩储层分类与产能预测方法[J]. 石油学报, 2022, 43(5): 648-657. |
[4] |
朱秀川, 胡钦红, 蒙冕模, 张军建, 张涛, 尹娜, 孙小惠, 晁静, 杜玉山, 刘惠民. 页岩储层渗吸过程中水的微观分布及其气测渗透率动态响应特征[J]. 石油学报, 2022, 43(4): 533-547. |
[5] |
黄兴, 窦亮彬, 左雄娣, 高辉, 李天太. 致密油藏裂缝动态渗吸排驱规律[J]. 石油学报, 2021, 42(7): 924-935. |
[6] |
黄兴, 倪军, 李响, 薛俊杰, 柏明星, 周彤. 致密油藏不同微观孔隙结构储层CO2驱动用特征及影响因素[J]. 石油学报, 2020, 41(7): 853-864. |
[7] |
赵建斌, 黄显华, 刘晓燕, 李振林, 田扬, 丁伟, 刘玲莉.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特低渗安山岩储层的有效性评价[J]. 石油学报, 2020, 41(10): 1188-1196. |
[8] |
张磊, 乔向阳, 张亮, 吴克柳, 周伟, 白慧芳, 辛翠平, 王涛.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探区延长组储层特征和开发效果[J]. 石油学报, 2020, 41(1): 88-95. |
[9] |
黄兴, 李天太, 王香增, 高辉, 倪军, 赵金省, 王琛. 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5): 557-567. |
[10] |
苏俊霖, 董汶鑫, 罗平亚, 徐显广, 黄进军.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黏土表面水化水定量测试与分析[J]. 石油学报, 2019, 40(4): 468-474. |
[11] |
蒋裕强, 刘雄伟, 付永红, 陈虎, 张海杰, 燕军, 陈超, 谷一凡. 渝西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孔隙有效性评价[J]. 石油学报, 2019, 40(10): 1233-1243. |
[12] |
李潮流, 胡法龙, 袁超, 李霞, 李长喜, 刘学锋. 利用核磁共振与常规测井联合反演确定致密储层多矿物组分[J]. 石油学报, 2018, 39(9): 1019-1027. |
[13] |
戚超, 王晓琦, 王威, 刘洁, 妥进才, 刘可禹. 页岩储层微观裂缝三维精细表征方法[J]. 石油学报, 2018, 39(10): 1175-1185. |
[14] |
房涛, 张立宽, 刘乃贵, 张立强, 王为民, 于岚, 李超, 雷裕红. 核磁共振技术定量表征致密砂岩气储层孔隙结构——以临清坳陷东部石炭系—二叠系致密砂岩储层为例[J]. 石油学报, 2017, 38(8): 902-915. |
[15] |
杨正明, 黄辉, 骆雨田, 雷启鸿, 李海波. 致密油藏混合润湿性测试新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 2017, 38(3): 318-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