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骆汀汀, 张宸毅, 杨维好, 孙翔, 宋永臣. 含天然气水合物饱和粉质沉积物三轴剪切试验[J]. 石油学报, 2024, 45(6): 1019-1030. |
[2] |
王瀚, 苏玉亮, 王文东, 李冠群, 张琪.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页岩纳米多孔介质流体流动模拟[J]. 石油学报, 2023, 44(3): 534-544. |
[3] |
赵东方, 谭秀成, 罗文军, 王小芳, 徐伟, 罗思聪, 唐大海, 罗垚, 曾伟. 早成岩期岩溶特征及其对古老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因启示——以川中地区磨溪8井区灯影组四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9): 1236-1252. |
[4] |
廖华林, 王华健, 牛继磊, 魏俊, 牛文龙, 刘建胜. 高压水射流井底切槽应力卸载特性[J]. 石油学报, 2022, 43(9): 1325-1333. |
[5] |
朱秀川, 胡钦红, 蒙冕模, 张军建, 张涛, 尹娜, 孙小惠, 晁静, 杜玉山, 刘惠民. 页岩储层渗吸过程中水的微观分布及其气测渗透率动态响应特征[J]. 石油学报, 2022, 43(4): 533-547. |
[6] |
曹绪龙, 刘煜, 曹伟东. 非均相复合驱中黏弹性颗粒驱油剂与储层孔喉匹配关系[J]. 石油学报, 2022, 43(2): 262-269. |
[7] |
孙琳, 张永昌, 辛军, 朱宇涵, 蒲万芬, 孙雪慧, 陈德全, 孙鸿应. 高盐诱导蠕虫状胶束的泡沫稳定机制[J]. 石油学报, 2022, 43(11): 1614-1622. |
[8] |
赵平起, 马跃华, 冯许魁, 李洪革, 何书梅, 韩斯成. 油藏渗流场地球物理表征方法[J]. 石油学报, 2021, 42(5): 634-640. |
[9] |
王千, 杨胜来, 拜杰, 赵卫, 李佳峻, 陈浩. CO2驱油过程中孔喉结构对储层岩石物性变化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1, 42(5): 654-668,685. |
[10] |
张智, 丁剑, 李炎军, 罗鸣, 吴江, 杨昆, 刘金铭. CO2注采井油管柱服役安全状态评价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8): 991-1000. |
[11] |
王千, 杨胜来, 拜杰, 钱坤, 李佳峻. 非均质多层储层中CO2驱替方式对驱油效果及储层伤害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0, 41(7): 875-884,902. |
[12] |
孙宝江, 彭玉丹, 张伟国, 赵艳玲, 陈济颖, 付光明. 筛管压溃强度计算公式及适用性[J]. 石油学报, 2020, 41(3): 363-371. |
[13] |
曾联波, 刘国平, 朱如凯, 高志勇, 巩磊, 吕文雅. 库车前陆盆地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构造成岩强度的定量评价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601-1609. |
[14] |
郭辛阳, 宋雨媛, 步玉环, 郭胜来, 柳华杰, 王成文. 基于损伤力学变内压条件下水泥环密封完整性模拟[J]. 石油学报, 2020, 41(11): 1425-1433. |
[15] |
刘军, 刘杰, 曹均, 文晓涛, 徐乐意, 陈人杰, 陈兆明.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储层与孔隙流体敏感参数特征——以珠江口盆地东部中-深层碎屑岩储层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197-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