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瀚, 苏玉亮, 王文东, 李冠群, 张琪.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页岩纳米多孔介质流体流动模拟[J]. 石油学报, 2023, 44(3): 534-544. |
[2] |
朱秀川, 胡钦红, 蒙冕模, 张军建, 张涛, 尹娜, 孙小惠, 晁静, 杜玉山, 刘惠民. 页岩储层渗吸过程中水的微观分布及其气测渗透率动态响应特征[J]. 石油学报, 2022, 43(4): 533-547. |
[3] |
侯连华, 杨帆, 杨春, 杨海军, 李勇. 常规油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原理及方法[J]. 石油学报, 2021, 42(9): 1126-1141. |
[4] |
王千, 杨胜来, 拜杰, 赵卫, 李佳峻, 陈浩. CO2驱油过程中孔喉结构对储层岩石物性变化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1, 42(5): 654-668,685. |
[5] |
王千, 杨胜来, 拜杰, 钱坤, 李佳峻. 非均质多层储层中CO2驱替方式对驱油效果及储层伤害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0, 41(7): 875-884,902. |
[6] |
王清辉, 冯进, 管耀, 石磊, 潘卫国, 周开金, 杨清, 宋伟. 基于动态资料的低孔低渗砂岩储层渗透率测井评价方法——以陆丰凹陷古近系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206-216. |
[7] |
李俊键, 成宝洋, 刘仁静, 孟凡乐, 刘洋, 高亚军, 马康, 姜汉桥. 基于数字岩心的孔隙尺度砂砾岩水敏微观机理[J]. 石油学报, 2019, 40(5): 594-603. |
[8] |
刘桃, 刘景东. 欠压实与流体膨胀成因超压的定量评价[J]. 石油学报, 2018, 39(9): 971-979. |
[9] |
高志勇, 王晓琦, 李建明, 崔京钢, 金旭, 周川闽, 冯佳睿, 石雨昕.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储层孔喉组合类型定量表征与展布[J]. 石油学报, 2018, 39(6): 645-659. |
[10] |
高树生, 刘华勋, 叶礼友, 胡志明, 安为国. 页岩气井全生命周期物理模拟实验及数值反演[J]. 石油学报, 2018, 39(4): 435-444. |
[11] |
陈奎, 李茂, 邹明生, 孙晓晖, 高凌, 朱绍鹏. 涠西南凹陷涠洲组构造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技术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18, 39(12): 1370-1378. |
[12] |
康永尚, 李喆, 王金, 孙良忠, 毛得雷, 孙晗森, 顾骄杨. 不同煤级区煤层气可动性和初始排水速度控制策略[J]. 石油学报, 2018, 39(10): 1162-1174. |
[13] |
钟德康. 多次幂指数型广义水驱特征曲线的建模和应用[J]. 石油学报, 2017, 38(3): 333-341. |
[14] |
薛欣宇, 刘宗堡, 张云峰, 方庆. 三角洲外前缘亚相储层井间连通性定量评价——以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南二区东部为例[J]. 石油学报, 2017, 38(11): 1275-1283,1319. |
[15] |
杜庆龙. 长期注水开发砂岩油田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微观机理[J]. 石油学报, 2016, 37(9): 1159-1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