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阳东, 刘军, 彭光荣, 陈林, 王梓颐, 史玉玲. 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及资源潜力[J]. 石油学报, 2024, 45(1): 183-201. |
[2] |
贾善坡, 温曹轩, 付晓飞, 宋文礼, 张玥, 仲国生, 史集建. 气藏型储气库盖层应力场演化规律解析[J]. 石油学报, 2023, 44(6): 983-999. |
[3] |
廖华林, 王华健, 牛继磊, 魏俊, 牛文龙, 刘建胜. 高压水射流井底切槽应力卸载特性[J]. 石油学报, 2022, 43(9): 1325-1333. |
[4] |
吴林, 朱明, 冯兴强, 冀冬生, 周磊, 刘圣鑫, 张林炎, 谭元隆, 钱竹良, 杨珍.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构造应力场与构造变形解析[J]. 石油学报, 2022, 43(4): 494-506. |
[5] |
李勇, 纪宏飞, 邢鹏举, 苏义脑, 刘硕琼, 魏风奇. 气井井筒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场的理论解[J]. 石油学报, 2021, 42(1): 84-94. |
[6] |
蔡少武, 吕丁友, 贺电波, 张京思, 于娅. 渤海湾盆地秦南凹陷构造迁移特征及其对油气聚集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19, 40(S2): 67-78. |
[7] |
黄雷, 刘池洋. 张扭断裂带内复合花状构造的成因与意义[J]. 石油学报, 2019, 40(12): 1460-1469. |
[8] |
曹正林, 孙秀建, 吴武军, 田光荣, 张世铭, 李海滨, 孙知明, 徐丽, 王瑞菊. 柴达木盆地盆缘冲断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18, 39(9): 980-989. |
[9] |
杨兆中, 刘云锐, 张平, 李小刚, 易良平. 煤层气直井地层破裂压力计算模型[J]. 石油学报, 2018, 39(5): 578-586. |
[10] |
周大伟, 张广清, 刘志斌, 董昊然. 致密砂岩多段分簇压裂中孔隙压力场对多裂缝扩展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17, 38(7): 830-839. |
[11] |
奚斌, 刘扬, 周济人, 陆伟刚. 螺旋流洗井液流失速特性[J]. 石油学报, 2017, 38(7): 846-854. |
[12] |
王祥, 能源, 程晓敢, 王斌, 吕惠贤, 李向云, 屈洋, 付小涛.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及周缘下古生界断-盖组合及其控油气作用[J]. 石油学报, 2017, 38(3): 267-273,323. |
[13] |
蒋有录, 王鑫, 于倩倩, 王永诗, 刘华, 景琛.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凹陷压力场特征及与油气富集关系[J]. 石油学报, 2016, 37(11): 1361-1369. |
[14] |
韩贝贝, 秦勇, 张志军, 尹诗, 汪岗, 郑书洁. 太原西山煤田现代构造应力场综合模拟[J]. 石油学报, 2015, 36(11): 1392-1401. |
[15] |
张艺琼, 何登发, 童晓光. 中非剪切带含油气盆地成因机制与构造类型[J]. 石油学报, 2015, 36(10): 1234-1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