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邹才能, 李士祥, 熊波, 刘翰林, 张国生, 杨智, 潘松圻, 吴松涛, 关春晓, 李婷, 林大朋. 新能源新兴产业在推动新质生产力中的地位与作用[J]. 石油学报, 2024, 45(6): 889-899. |
[2] |
庞雄奇, 贾承造, 郭秋麟, 陈掌星, 王飞宇, 刘国勇, 高永进, 施砍园, 姜福杰, 姜林. 全油气系统理论用于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的盆地模拟技术原理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417-1433. |
[3] |
庞雄奇, 贾承造, 宋岩, 陈君青, 施砍园, 庞礴, 姜林, 姜福杰, 陈冬霞, 庞宏, 胡涛, 张思玉, 孙耀玺. 全油气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原理与实际应用[J]. 石油学报, 2022, 43(6): 727-759. |
[4] |
刘翰林, 邹才能, 邱振, 潘松圻, 张文正, 荆振华, 郝记华, 尹帅, 吴松涛, 李士祥, 郭秋雷.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3亚段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因素[J]. 石油学报, 2022, 43(11): 1520-1541. |
[5] |
王社教, 李峰, 闫家泓, 胡俊文, 王凯鸿, 任衡泰. 油田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20, 41(5): 553-564. |
[6] |
牛杏, 杨香华, 严德天, 庄新国, 王波, 霍沈君, 许晓明. 澳大利亚North Carnarvon盆地中生代气候环境演变与优质烃源岩发育机制[J]. 石油学报, 2018, 39(8): 902-915. |
[7] |
李凤昱, 许天福, 杨磊磊, 封官宏, 杨志杰, 袁益龙, 赵宁宁, 田海龙. 不同碎屑矿物CO2参与的水-岩作用效应数值模拟[J]. 石油学报, 2016, 37(9): 1116-1128. |
[8] |
李素梅, 张宝收, 邢蓝田, 孙浩, 袁兴雁. 塔北哈拉哈塘—英买力地区深层油气运移与成藏地球化学特征[J]. 石油学报, 2015, 36(S2): 92-101. |
[9] |
汪文洋, 庞雄奇, 武鲁亚, 陈冬霞, 霍志鹏, 庞莹, 陈迪. 全球含油气盆地深层与中浅层油气藏压力分布特征[J]. 石油学报, 2015, 36(S2): 194-202. |
[10] |
贾承造, 庞雄奇. 深层油气地质理论研究进展与主要发展方向[J]. 石油学报, 2015, 36(12): 1457-1469. |
[11] |
宣扬, 蒋官澄, 黎凌, 贺垠博, 王金树, 耿浩男, 庞姜涛. 高性能纳米降滤失剂氧化石墨烯的研制与评价[J]. 石油学报, 2013, 34(5): 1010-1016. |
[12] |
刘 震 朱文奇 孙 强 金 博 许晓明 张厚福. 中国含油气盆地地温-地压系统[J]. 石油学报, 2012, 33(1): 1-17. |
[13] |
黄保家 黄合庭 吴国瑄 游君君. 北部湾盆地始新统湖相富有机质页岩特征及成因机制[J]. 石油学报, 2012, 33(1): 25-31. |
[14] |
刘传联. 琼东南盆地渐新统烃源岩微观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J]. 石油学报, 2010, 31(4): 573-578. |
[15] |
邓运华. 论河流与油气的共生关系[J]. 石油学报, 2010, 31(1): 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