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闯, 张晓诚, 谢涛, 霍宏博, 王文. 渤海“三高”气井环空早期圈闭压力预测[J]. 石油学报, 2022, 43(5): 694-707. |
[2] |
刘合, 卢秋羽, 朱世佳, 蒋薇, 王素玲. 典型聚类算法在区块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析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657-1664. |
[3] |
陈国明, 李家仪, 畅元江, 王康, 修梓翔, 刘浩林, 许亮斌, 盛磊祥. 深水油气水下井口系统疲劳损伤影响因素[J]. 石油学报, 2019, 40(S2): 141-151. |
[4] |
朱筱敏, 葛家旺, 吴陈冰洁, 张向涛, 汪旭东, 李晓燕, 黎明.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深层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69-80. |
[5] |
崔明明, 李进步, 王宗秀, 樊爱萍, 高万里, 李义军, 王一.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控制因素——以苏里格气田西南部石盒子组8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3): 279-294. |
[6] |
王拥军, 童敏, 孙圆辉, 张元中, 袁大伟. 四川盆地大安寨段介壳灰岩致密油储层特征[J]. 石油学报, 2019, 40(1): 42-55. |
[7] |
李军, 柳贡慧, 周刘杰, 唐庚, 胥志雄, 王天祥, 孔伟. 碳酸盐岩裂缝性地层气液重力置换实验[J]. 石油学报, 2018, 39(10): 1186-1192. |
[8] |
苏伟, 侯吉瑞, 李海波, 赵腾, 席园园.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泡沫可行性及影响因素[J]. 石油学报, 2017, 38(4): 436-443. |
[9] |
贺振国, 李根生, 王海柱, 田守嶒, 沈忠厚, 邵尚奇, 刘新云. 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中的颗粒跟随及影响因素[J]. 石油学报, 2017, 38(4): 475-484. |
[10] |
王珂, 张惠良, 张荣虎, 王俊鹏, 戴俊生, 杨学君. 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塔里木盆地克深2气田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6): 715-727,742. |
[11] |
李武广, 钟兵, 杨洪志, 杨学锋, 胡志明, 陈满. 页岩储层基质气体扩散能力评价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16, 37(1): 88-96. |
[12] |
张波, 管志川, 张琦. 深水油气井开采过程环空压力预测与分析[J]. 石油学报, 2015, 36(8): 1012-1017. |
[13] |
牛露, 朱如凯, 王莉森, 白斌, 王拓, 崔金钢. 华北地区北部中—上元古界泥页岩储层特征及页岩气资源潜力[J]. 石油学报, 2015, 36(6): 664-672,698. |
[14] |
张继成, 姜振海, 林立, 位建成. 聚合物驱油田可采储量计算方法[J]. 石油学报, 2014, 35(4): 725-732. |
[15] |
曹晓萌, 于炳松, 李心童, 孙梦迪, 张玲. 渝东南下寒武统页岩储层特征及测井评价——以渝科1井和酉科1井为例[J]. 石油学报, 2014, 35(2): 233-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