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正茂, 韩旭, 潘峰, 樊宇, 阎逸群, 周小松, 李诚. 驱油用乳液聚合物性能评价与现场试验[J]. 石油学报, 2024, 45(6): 976-987. |
[2] |
卢祥国, 何欣, 曹豹, 王晓燕, 高建崇, 刘义刚, 曹伟佳. 聚合物驱吸液剖面反转机制、应对方法及实践效果[J]. 石油学报, 2023, 44(6): 962-974. |
[3] |
季岩峰, 杨勇, 曹绪龙, 张世明, 曹小朋, 元福卿. 微胶囊乳液型聚合物驱油剂研制与评价[J]. 石油学报, 2023, 44(6): 975-982. |
[4] |
朱焱, 高文彬, 李瑞升, 李宜强, 袁靖舒, 孔德彬, 刘吉雨, 岳增存. 变流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作用规律及应用效果[J]. 石油学报, 2018, 39(2): 189-200,246. |
[5] |
赵跃军, 宋考平, 范广娟, 皮彦夫, 刘丽. 酯类化合物降低原油与二氧化碳体系最小混相压力实验[J]. 石油学报, 2017, 38(9): 1066-1072. |
[6] |
管保山, 梁利, 程芳, 刘静, 薛小佳, 胥云. 压裂返排液取水应用技术[J]. 石油学报, 2017, 38(1): 99-104. |
[7] |
谭锋奇, 许长福, 王晓光, 陈玉琨, 程宏杰, 张记刚, 彭寿昌. 砾岩油藏水驱与聚合物驱微观渗流机理差异[J]. 石油学报, 2016, 37(11): 1414-1427. |
[8] |
杨菲, 郭拥军, 张新民, 罗平亚. 聚驱后缔合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J]. 石油学报, 2014, 35(5): 908-913. |
[9] |
乐建君, 刘芳, 张继元, 柏璐璐, 王蕊, 刘晓波, 侯兆伟, 伍晓林. 聚合物驱后油藏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J]. 石油学报, 2014, 35(1): 99-106. |
[10] |
李光辉, 张贵才, 葛际江, 周帅, 刘月亮. 阳离子微球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絮凝作用[J]. 石油学报, 2013, 34(6): 1157-1162. |
[11] |
白振强, 吴胜和, 付志国.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J]. 石油学报, 2013, 34(5): 924-931. |
[12] |
张贤松, 孙福街, 侯健, 康晓东, 谢晓庆, 蒋珊珊. 海上稠油聚合物驱开发指标定量表征[J]. 石油学报, 2013, 34(4): 727-732. |
[13] |
王渝明, 王加滢, 康红庆, 孙强, 柴方源, 赵起越. 聚合物驱阶段提高采收率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石油学报, 2013, 34(3): 513-517. |
[14] |
李宜强 苏伟明 王争进 刘少鹏 吕秀芹 郭 虎. 二类油层不同注采类型井组聚驱最佳调整时机[J]. 石油学报, 2012, 33(4): 647-652. |
[15] |
王 敬 刘慧卿 汪超锋 庞海洋. 聚合物驱数学模型的若干问题[J]. 石油学报, 2011, 32(5): 857-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