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更多>

友情链接更多>

下载中心更多>

  • 石油学报

    (月刊 1980年创刊)

  • 主 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 办

    中国石油学会

  • 编辑出版

    《石油学报》编辑部

  • 主编

    赵宗举

  • 单价:125.00元/期

    年价:1500.00元/年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6年 27卷 6期
刊出日期 2006-11-25

地质勘探
油田开发
石油工程
综合信息
地质勘探
1 付金华, 魏新善, 任军峰, 周焕顺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形势与发展前景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与进展,继下古生界奥陶系发现第一个1011m3级大气田(靖边气田)以来,在上古生界又发现了榆林、苏里格、乌审旗等多个1011m3级大气田和子洲整装含气富集区,天然气勘探态势良好,累计探明储量已达1.3×1012m3。勘探实践和综合研究表明,该盆地后备资源充足,勘探潜力较大。其中,盆地东部多层系复合含气区、靖边古潜台周围、盆地南部、盆地西北部以及煤层气和生物气是天然气勘探发展的重要领域,未来10年可望再新增(5~10)×1011m3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天然气勘探前景良好。
2006 Vol. 27 (6): 1-4,13 [摘要] ( ) [HTML 1KB] [ PDF 2021KB] ( )
5 许长海, 周祖翼, P. Van Den Haute, J. L. Mansy, 杨风丽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表明,合肥盆地北部K12砂岩的AFT年龄为(128.2±9.5)Ma,围限径迹长度为(11.9±0.4)μm。其模拟热史包括4个阶段:在距今175~150Ma,冷却速率为8.92℃/Ma;在距今150~85Ma为0.99℃/Ma;在距今85~24Ma为-0.49℃/Ma;在距今24Ma以来为1.96℃/Ma,它们依次对应于物源区快速抬升剥露、缓慢抬升剥露以及盆地先沉降后抬升4个阶段。盆地南缘黑石渡组(K1h)的AFT年龄为(86.3±4.3)Ma,平均围限径迹长度为(13.6±0.2)μm。模拟热史表明,在距今135~122Ma时冷却速率为-13.60℃/Ma;在距今122~98Ma时为1.92℃/Ma;在距今98~90Ma时为6.63℃/Ma;在距今90~26Ma时为0.88℃/Ma;在距今26Ma以来为0.69℃/Ma,它们依次与沉积埋藏加热、缓慢抬升剥露、快速抬升剥露以及两次缓慢剥露5个阶段相对应。合肥盆地的演化先后受到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带构造活动的控制:即盆地挤压阶段(早侏罗世至距今150Ma)受控于大别山晚造山期挤压环境,盆地伸展断陷阶段(距今150~138Ma)受控于大别山造山根拆沉作用,盆地滑覆冲断-走滑阶段(距今138~90Ma)受控于造山带热窿伸展与郯庐断裂走滑联合作用,盆地走滑拉张阶段(距今90~25Ma)受控于郯庐断裂带走滑拉张作用,盆地挤压抬升阶段(距今25Ma以来)受控于郯庐断裂带挤压环境。
2006 Vol. 27 (6): 5-13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583KB] ( )
14 李伟, 梁世君, 姜均伟, 付建奎, 焦立新
吐鲁番坳陷鲁克沁稠油油藏形成及演化特征
鲁克沁稠油油藏位于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的中部,是目前在该盆地三叠系中发现的惟一稠油油藏,也是该盆地中规模较大的石油聚集区,具有复杂而独特的聚集规律。印支末期的构造运动使该构造带在印支末期前后的地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构造上的复杂变化与某些成藏条件的变化造成了鲁克沁稠油聚集带异常的稠油聚集特点。该稠油聚集带东高西低,说明稠油的运移曾出现过较大规模的自东向西的运聚。高孔隙度厚层砂岩中的断层能形成侧向封堵,并形成厚层断块稠油油藏。稠油聚集带不同部位储层的含油饱和度与孔隙度的关系存在较大差异,石油的注入位置不在现今构造带的最低部位,而在其倾斜构造带中东部的玉东1井区。
2006 Vol. 27 (6): 14-18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839KB] ( )
19 卓勤功
断陷盆地洼陷带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及运聚模式
对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段砂岩透镜体油藏的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机理。结果表明,砂岩透镜体油藏多数为它源性多期幕式成藏,其成藏机理可概括为隐蔽输导和幕式置换。油气通过隐蔽输导体系由源岩向砂体运聚,砂体中地层水与早期充注的油气又通过隐蔽输导体系向外排出,油源断层将众多岩性油气藏中的油气水幕式汇聚到中浅层大中型构造圈闭中,形成早期油气聚集在盆地外部、晚期油气聚集在盆地内部的环状分布。洼陷带岩性圈闭是含油气盆地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的小型油气集输站。
2006 Vol. 27 (6): 19-23 [摘要] ( ) [HTML 1KB] [ PDF 2035KB] ( )
24 熊英, 程克明, 马立元
酒西坳陷下白垩统新油源层研究
油源研究表明,酒西坳陷下白垩统有两类生物标记物特征差异较大的原油,即Ⅰ类原油和Ⅱ类原油。根据这两类原油生物标记物所指示的沉积环境、水体介质、可能的母源前身物和热成熟度等参数的对比及其所揭示的地质地球化学含义,Ⅰ类原油主要源于下白垩统下沟组泥质白云岩,青西凹陷下白垩统赤金堡组白云质泥岩和泥质白云岩是Ⅱ类原油的主要源岩。结合该区的地质条件分析结果表明,青西凹陷下白垩统赤金堡组是该区新的油源层。
2006 Vol. 27 (6): 24-27,33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776KB] ( )
28 杨晓勇, 凌明星, 孙卫, 苗建宇, 刘池洋
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地区的砂岩型铀矿赋矿多口钻井的岩心样品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水包裹体的盐度以及主成分和氢氧同位素组成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该砂岩型铀矿赋矿砂岩至少经历过2期热流体活动,成矿流体温度有2个峰值,即高温段140~180℃和低温段100~120℃。成矿流体盐度NaCl主要分布约为4%~10%,但不同钻孔的样品有多个不同的峰值。流体中以水为主要成分,其次为CO2和CH4等,其他气体含量很少。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值为9.8‰~12.3‰,δD值分布为-5‰~-48.6‰。氢-氧同位素图解投点全部落在建造水的范围内,部分为变质水,据此推测,成矿流体可能是原生的岩浆水和大气降水形成的混合变质水和建造水。
2006 Vol. 27 (6): 28-33 [摘要] ( ) [HTML 1KB] [ PDF 2138KB] ( )
34 李平平, 邹华耀, 郝芳, 田建锋, 佟殿君
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垩系/侏罗系不整合地层剥蚀厚度的恢复方法
以准噶尔盆地腹部发育于侏罗系顶部和白垩系底部之间的不整合(K/J不整合)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同的沉积构造背景下相邻三级层序的地层厚度展布具有相似的趋势,提出了可用于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参考层序厚度比值法。该方法的具体工作流程为:①在地震剖面上进行三级层序划分,经时-深转换得到各三级层序的地层厚度展布;②选择剥蚀面下未被剥蚀、层序厚度变化范围小的一个或者多个三级层序作为参考层序;③利用单井的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结果,拟合发生剥蚀前的参考层序厚度与参考层序至沉积面的地层厚度(包括参考层的厚度)比值的分布,即拟合剥蚀前的原始沉积面;④用该沉积面深度减去现今的剥蚀面深度就得到地层剥蚀厚度,并根据实际的地质模型对剥蚀厚度进行校正。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西段剥蚀厚度为300~800m,东段剥蚀厚度在300m以下。该剥蚀厚度恢复方法适用于恢复范围大、钻井数量少和研究程度低的地区的剥蚀厚度。
2006 Vol. 27 (6): 34-38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853KB] ( )
39 赵东升, 吕宗伦, 杨乾政, 吴清雅, 孟祥超, 保吉成, 郝小梅, 刘桂花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Ⅻ号断层的特征
利用三维地震反射层的特点、沉积地层厚度的变化、油井产能的突变、地层压力系数与地层倾角的差异等参数确定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Ⅻ号断层的存在,并通过构造演化分析确定了该断层的性质。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跃进一号构造与砂西构造之间的Ⅻ号断层早期为受拉张作用控制的正断层,后期演化为受挤压作用控制的逆断层;断层开启时是油气的运移通道,而封闭时使跃进一号构造与砂西构造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油水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达到稳产与提高产能的目的。
2006 Vol. 27 (6): 39-42,46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952KB] ( )
43 朱家俊
济阳坳陷低电阻率油层的微观机理及地质成因
对济阳坳陷陆相储层低电阻率油层的微观形成机理及地质成因的研究表明,引起油层视电阻率降低的微观因素主要有:①储层含高矿化度的地层水;②储层所含粘土的附加导电;③储层微孔隙发育。为了验证导电矿物骨架的导电性,测量了干岩样的电阻率。实验结果表明,导电矿物不能独立形成完整的导电网络,未表现出极强的导电能力,因此对储层的电阻影响极小。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与沉积体系、沉积物源及其演化史、成岩作用、构造断裂等因素密切相关。干旱咸化湖盆沉积环境下的储层、盆地边缘1 000m以上的储层、沙三中下部及沙三上和沙二下的三角洲前缘滑塌扇、深水浊积扇、陡坡扇的扇端、靠近沟通深部大断层能够“俘获”深部高矿化度地层水的沙三、沙二段储层是低电阻率油层的有利发育区带。
2006 Vol. 27 (6): 43-46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565KB] ( )
47 石广仁
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的溶解沉淀模型
目前世界上关于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有两类理论分析数值模型,即一级热反应方程和溶解沉淀方程。一级热反应方程采用质量作用定律,已较广泛地引入盆地模拟。但热参数在250℃以上的高温实验条件下没有完全遵循混合反应,仅与地温和埋藏时间相关;溶解沉淀方程遵循混合反应,基于蒙皂石在自由孔隙水中溶解、随之发生伊利石的沉淀这一原理,不仅与地温和埋藏时间相关,而且与沉积压实引起的骨架和孔隙流体变化相关。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溶解沉淀方程做了改进,使之适用于盆地模拟。研制了相应的软件模块,并在几个盆地的计算中获得成功。理论与实践证明,溶解沉淀方程优于一级热反应方程。
2006 Vol. 27 (6): 47-5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350KB] ( )
51 张小莉, 冯乔, 杨懿, 王鹏, 巨银娟
腰英台油田中孔隙低渗透型储层测井评价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为中等—薄层状、致密、中孔隙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油藏圈闭幅度小,油水分异差,油水关系复杂。在测井响应中,相对低电阻率油水同层,相对高电阻率水层与一般电阻率意义上的油、水层共存,影响了对油、水层的识别。对测井响应特征与岩性、粒度、孔隙度、孔隙结构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岩性、粒度、孔隙度、孔隙结构、地层水矿化度等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复杂性。在常规分析基础上,应用反映储层物性特征的组合参数与电阻率编制交会图,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油、水层。
2006 Vol. 27 (6): 51-54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474KB] ( )
55 邓继新, 王尚旭, 李生杰, 王绪本
砂岩储层地震属性参数对孔隙流体的敏感性评价
对于不同特性的砂岩储层,从地震数据所提取的多种属性参数对孔隙流体变化的响应是有一定差异的。利用统计学原理给出了流体指示因子的计算方法,用于定量评价地震属性参数对孔隙流体变化的响应差异。利用胜利油田沙河街组三段砂岩储层在模拟储层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采用属性交会图技术验证了流体指示因子的正确性。对于疏松砂岩及中-高孔隙度固结砂岩,利用纵、横波阻抗差等常规地震属性可较好地判别孔隙含气及饱和水、饱和油状态;而对于致密含气砂岩,纵、横波速度比及泊松比对流体变化相对较为敏感。对于疏松砂岩,由双敏感属性参数所构成的交会图可区分饱和油与饱和水状态,但利用常规属性交会图难以区分固结砂岩孔隙饱和水与饱和油。在准确给出干燥岩石纵、横波速度比的基础上,组合属性参数Ip2-c.Is2相对于常规属性对孔隙流体变化更为敏感,构成的属性交会图对饱和水与饱和油砂岩样品的实验结果具有明显的区分能力。
2006 Vol. 27 (6): 55-59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754KB] ( )
60 马锋, 刘立, 钟建华, 马瑞
大港滩海区沙一段下部水力破裂特征模拟实验
通过对大港滩海区沙一段下部岩心观察和薄片分析,识别出水力破裂角砾、砂岩脉、水力破裂裂缝及活化同沉积裂缝4种水力破裂作用产物,水力破裂角砾之间具有可拼合性,脉体具有明显流体作用痕迹;本区水力破裂发生于欠压实带周围的“壳”中。利用三轴实验系统,对泥晶灰岩(泥质粉砂岩)—砂岩复合试件进行了水力破裂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模拟超压系统“壳”的低渗透岩石—泥晶灰岩(粉砂质泥岩)发生了破裂,而模拟超压系统“欠压实带”的高渗透砂岩却未发生破裂。该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和水力破裂裂缝露头特征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2006 Vol. 27 (6): 60-64,69 [摘要] ( ) [HTML 1KB] [ PDF 2279KB] ( )
油田开发
65 黄继新, 彭仕宓, 王小军, 肖昆
成像测井资料在裂缝和地应力研究中的应用
对岩心分析与成像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裂缝识别和参数定量计算,建立起应用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地应力分析的方法。并通过该方法确定了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地层的水平地应力方向。对后期水平应力对高角度缝的改造作用的研究表明,后期最大水平地应力的方向为近东—西向,与裂缝的走向一致。后期水平应力对高角度裂缝有改造作用。当高角度缝的走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一致时,后期水平应力对原生裂缝有保持作用;反之,具有破坏和闭合作用。
2006 Vol. 27 (6): 65-69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847KB] ( )
70 王玉普, 计秉玉, 郭万奎
大庆外围特低渗透特低丰度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针对大庆外围油田特低渗透、特低丰度储层难以有效开发动用的难题,综合应用地震、地质、测井资料,研究形成了识别薄窄砂体的空变子波地震反演、独立变量分析、虚拟井预测技术,砂体预测精度达到85%以上。建立了基于非达西渗流条件下的不同井网产量计算模型,提出了裂缝性油藏井网优化设计方法。运用适合超薄油层水平井开采技术及特低渗透储层蒸汽吞吐和微生物采油技术,使大庆外围油田2005年原油产量突破了500×104t。
2006 Vol. 27 (6): 70-74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861KB] ( )
75 陈凯, 赵福麟, 戴彩丽, 王业飞, 韩力, 石国新, 路建国
陆梁油田薄层底水油藏控制水锥技术研究
提出了一种不重新射孔建立底水隔板封堵底水层的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水基堵剂的选择性封堵作用和由工作液与原油的密度差而形成的重力分异作用,通过在油水交界面附近形成底水隔板来控制水锥发展。该方法主要使用了高密度盐水、隔板液和过顶替液3种工作液。对不同工作液的使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确定了施工工艺。采用这种新方法在陆梁油田薄层底水油藏试验了8口井,有效率达到100%,截至2005年8月底,累积增油2 622t,降水4 968m3,含水率下降幅度为11.3%~38.4%。直接投入产出比为1:2.350 8。现场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2006 Vol. 27 (6): 75-78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325KB] ( )
79 朱怀江, 罗健辉, 隋新光, 姚天明, 杨凤华, 代素娟, 杨静波
新型聚合物溶液的微观结构研究
采用显微、动态光散射和流变测定技术研究了梳形聚合物(CP)、疏水缔合聚合物(HAP)和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的微观结构。HPAM样品和CP样品单个水化分子的水动力学半径主要呈正态分布在10~100nm范围内。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是无序分布,形成粗细不均的网络骨架。大部分网络骨架不是由单个聚合物分子形成,而是由聚合物分子聚集体形成。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出现较为有序的网络骨架结构,产生某种符合分形特性的自相似性。网络骨架既对溶液本体有支撑作用,又吸附和包裹大量水分子产生形变阻力。形成的网络结构越完善,增粘能力将越强。溶液中的盐份为非均匀分布,在聚合物分子上带电基团附近富集后形成浓度梯度。多种表面活性剂能造成HAP分子卷缩,聚集程度过大,聚合物分子吸附和包裹水分子的数量急剧减少,使HAP溶液粘度大幅度下降。另外,多孔介质孔喉可造成HAP分子结构的破坏,使增粘能力损失。
2006 Vol. 27 (6): 79-83 [摘要] ( ) [HTML 1KB] [ PDF 2107KB] ( )
84 景贵成, 郭尚平, 俞理
原油碳源微生物自动寻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
应用可视化实验观测方法,对3种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进行的研究发现,原油碳源微生物有向原油定向运移并直接接触原油的“自动寻的”功能,并使原油碳源处菌群高度富集。这种自动寻的运移是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基础。实验发现,在任何时候,原油碳源处的菌浓度比其他各处高出5~6个数量级。距原油碳源越远,菌浓度越低,其代谢产物浓度分布规律与菌浓度分布规律相符。微观模拟实验表明,高浓度的菌群及其大量代谢产物协同作用于原油碳源有利于剩余油启动。依据所得规律,对应用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生产模式提出了建议。
2006 Vol. 27 (6): 84-88,92 [摘要] ( ) [HTML 1KB] [ PDF 2280KB] ( )
89 王永辉, 赵金洲, 李允
低渗透储层压裂开发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根据非达西渗流规律,通过引入任意分布的压裂改造后的人工裂缝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非线性复合渗流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求解,编制了程序,验证了其可行性和可靠性。该模型可用于双重介质或单重介质地层压裂前后生产动态的模拟,既能描述线性的达西渗流现象,又能描述低渗透和高渗透两种情况下的非线性渗流问题。模型中考虑了渗透率随孔隙压力指数变化的时变效应、实际中可能的任意压裂裂缝方位(方向、倾角)和压裂裂缝导流能力随时间呈指数或半对数规律下降的情况。可用于模拟多缝及非对称压裂缝条件下的生产动态和单井压裂、单井重复压裂、整体压裂、开发压裂及整体重复压裂的油藏生产动态。
2006 Vol. 27 (6): 89-92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459KB] ( )
93 郑云川, 赵立强, 刘平礼, 杜志敏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胶束酸在砂岩储层分流酸化中的应用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技术已在碳酸盐岩油气藏压裂、酸化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同样VES技术可应用于砂岩酸化。实验合成出新型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芥子酰胺丙基甜菜碱(SAP-BET),由于SAP-BET为具有很长疏水碳链的两性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所以用其配制的胶束流体具有良好的粘弹性行为,可用其配制具有自主分流、控滤失等特性的酸液或清洁压裂液。根据粘性表皮系数,建立了砂岩VES胶束流体分流酸化技术。该酸化工艺适合高温非均质多层砂岩油藏分流酸化。
2006 Vol. 27 (6): 93-95,99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395KB] ( )
96 朱红, 夏建华, 孙正贵, 张健, 张永明, 王芳辉
纳米二氧化硅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对其进行了有机改性。将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分别与油田驱油中广泛应用的石油磺酸盐组成复合体系,采用TX-500界面张力仪测定了该复合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总浓度为1%时,石油磺酸盐、纳米二氧化硅-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能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0.01mN/m左右,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能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3.37×10-3mN/m左右。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加入石油磺酸盐显著地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从而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2006 Vol. 27 (6): 96-99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490KB] ( )
100 蒲春生, 秦文龙, 邹鸿江, 马能平, 贺志荣
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措施中一氧化碳气体生成机制
对低渗透油藏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措施过程中一氧化碳气体生成机制进行的综合研究表明,高能气体压裂配方及高能气体压裂中产生的高温气体与伴生气或原油发生二次化学反应是产生一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氧化碳井筒流动及井口扩散模型,给出了中毒防治措施。此项研究为低渗透油藏增产措施中一氧化碳气体的生成机理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同类油藏高能气体压裂增产安全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6 Vol. 27 (6): 100-102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108KB] ( )
103 宋子齐, 程国建, 王静, 路向伟, 潘艇
特低渗透油层有效厚度确定方法研究
利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密度、中子、微电极等多种测井曲线,结合岩心分析、地质及试油等资料综合对比研究,分析和识别了影响陕北斜坡地带特低渗透储层参数变化的背景值及有效油气成分,并结合目的层段钙质和泥质夹层的定量统计分析,建立了一种确定特低渗透油层有效厚度的物性、电性下限和不同类型夹层的扣除标准。对该区目的层段80多口井特低渗透储层进行了精细评价处理,合理地剔除了钙质夹层、泥质夹层、致密层、干砂层和不够标准的差油层,确定了各井油层的有效厚度,提高了该区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有利区预测的精度。
2006 Vol. 27 (6): 103-106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363KB] ( )
石油工程
107 王江萍, 张宁生
油气储层损害识别及诊断信息融合模型研究
应用信息融合技术与不确定性决策理论,构建了对油气储层损害进行识别、诊断、评价和预测的信息融合模型。该模型以储层多源信息构成储层类型识别的样本空间,以储层损害所有可能类型构成目标类型论域,利用证据合成规则进行多层次空间信息融合,以置信区间作为各类可能损害的智能诊断和决策的依据;同时建立了储层损害诊断和保护智能决策系统的体系框架,提出以分级多层黑板模型为基本框架,以产生式规则构建知识源和以证据理论作为不确定性推理的多源信息融合专家系统的智能诊断和决策实现技术。该技术更加有效地利用储层及储层损害多源信息,准确判断储层损害成因及损害程度,使油气储层保护技术及时、准确和系统地得到应用。
2006 Vol. 27 (6): 107-111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781KB] ( )
112 王国栋, 何利民, 吕宇玲, 陈振瑜
重力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特性研究
利用重力式分离模拟试验系统,以白油和水作为工作介质,分析了6个取样口和油出口、水出口的油水分离效果,进而研究了卧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特性和流动规律。研究表明:①分离器内存在一个最佳的油水界面位置,在该位置油层中的水滴分离效果最好,油相粘度是决定该位置的重要参数;②油层厚度相同时,入口含油浓度越小,油相需要的停留时间越少,分离效率就越高,水相的分离效率与入口含油浓度无直接关系;③无内部构件的分离器底部流场存在剧烈的涡流,严重影响油水分离特性,须添加整流和聚结构件,改善分离器内部流场,促进小液滴的聚结合并,以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2006 Vol. 27 (6): 112-115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422KB] ( )
116 齐俊林, 郭方元, 黄伟, 孙应民
游梁式抽油机分析方法
提出了一种新的游梁式抽油机的分析方法,对游梁式抽油机进行了运动和动力解析分析。根据抽油机各处在任一瞬时所受的主动力和虚加的惯性力在任一虚速度上所作的元功率之和等于零的原理,考虑惯性的影响,应用虚功率形式的动力学普遍方程,对游梁式抽油机各部件(包括平衡块等)对曲柄输出轴扭矩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曲柄输出轴扭矩的精确解析式。利用该解析式可以定量地分析游梁式抽油机各部件对曲柄输出轴扭矩的影响,准确地进行游梁式抽油机的平衡分析和设计计算。以摆杆型游梁式抽油机为例,给出了分析过程和具体算例。
2006 Vol. 27 (6): 116-119,124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530KB] ( )
120 魏立新, 刘扬
油气集输系统障碍拓扑布局优化设计方法
针对油气集输系统障碍拓扑布局优化问题,以管线长度最短为目标函数,以节点隶属关系唯一性,节点处理能力和几何位置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二级混合规划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的结构特点,将优化设计问题分为布局层和分配层,并采用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采用实数对染色体进行编码,采用了自由交叉和优势交叉相结合、精细变异和强烈变异交替使用的方式进行遗传操作,并实施了基于Metropolis判别准则的复制策略和最优保存策略,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优化性能。实例计算表明,所建立模型准确,优化算法有效。
2006 Vol. 27 (6): 120-124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816KB] ( )
125 孙永壮, 杜丙国, 邵宣涛
机械捞砂工艺研究
在油田开发后期,由于受油井含水高、地层压降大及单井大提液量与生产层段的注采不平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地层产生亏空,使作业冲砂施工过程中工作液漏失现象时常发生,无法完全将井筒内的砂柱清出地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机械捞砂工艺技术,可以达到完全清出井内砂柱以及提高修井施工效益的目的。介绍了机械捞砂的结构装置及工作原理,提出了现场操作注意事项。试验表明,该工艺技术能避免油层污染及延长油井免修期,达到了油井清砂的目的。
2006 Vol. 27 (6): 125-127,132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411KB] ( )
128 孟浩龙, 李著信, 王菊芬, 吕宏庆, 黄彩斌
管内检测机器人周围流场的三维数值计算
由于一维模型不能描述管内流场对机器人的作用机理,采用三维标准k-ε模型,对水平直管内单节和双节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周围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在合理提出一些基本假设后,用二阶迎风差分格式离散管道内检测机器人附近流场的控制方程,并用SIMPLE算法求解。算例表明,机器人检测时上游流场比较稳定,施加在机器人上的作用力比较简单,适合安置检测单元,而在机器人主体的侧面会产生超负压,且节数越多,产生的负压越大。因此,设计机器人结构时必须注意流场空化问题。
2006 Vol. 27 (6): 128-132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632KB] ( )
133 彭烨, 沈忠厚, 樊胜华
基于开挖方法的井底应力场有限元模型
基于开挖方法的基本思想、卸载过程的实现方法和有限元理论,采用三维八节点单元类型、适合岩土材料的脆性非线性材料模型,利用井底模型的1/4作为井底有限元模型,用3个时间步模拟开钻前、钻进和井底形成后的3种状态。分析结果表明,井壁外岩石的径向应力和周向应力都随着半径的增大逐渐变为地层的原始地应力,它们的曲线形成喇叭形;“ω”型井底中心区域存在卸载效应,适当利用卸载效应有利于提高破岩工具的破岩效率和机械钻速。靠近井壁区域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岩石可钻性变差,这是PDC钻头外侧易损坏的原因。钻头外侧布齿应加强,以提高钻头的寿命和进尺。
2006 Vol. 27 (6): 133-136,14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14KB] ( )
137 石凯, 李巍, 周勇, 刘彦明
油气井堵漏波纹管加压膨胀过程中位移-应力变化规律
基于油气井钻井中的波纹管堵漏技术,采用ANSYS软件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现场试验,对堵漏波纹管膨胀过程中位移-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双重非线性分析方法计算波纹管的膨胀变形,得到了波纹管施工加压膨胀过程中的等效应力分布云图以及波纹管膨胀过程中的位移、应力变化规律。现场波纹管加压试验结果表明,波纹管加压膨胀变形过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有着同构的一致性。波纹管加压膨胀变形过程中,其应力、应变对应于管体几何形状呈对称分布。管体各处的等效应力和应变不同,其大小主要取决于该处的曲率半径,在波峰和波谷区域产生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应变。在此基础上回归出了波纹管管径几何尺寸变化与胀圆所需压力值之间的数学关系式。
2006 Vol. 27 (6): 137-14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578KB] ( )
综合信息
38
《石油学报》连续5届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2006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于10月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中国科技论文产业的总体趋势分析,中国科技论文的学科、地区和部门分布情况,中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和国内影响等;公布了第五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名单。

2006 Vol. 27 (6): 38-38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72KB] ( )
50
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将主要出现在四大领域

在第七届中美石油天然气工业论坛上了解到,我国最新一次油气资源评价又有新增长,专家分析认为,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将主要出现在以下四大领域。

2006 Vol. 27 (6): 50-5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40KB] ( )
54
塔里木油田力争2010年油气产量达2500万t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将从勘探开发、西气东输、优势资源转化工程等方面着手,力争2010年油气产量达到2 500万t。

2006 Vol. 27 (6): 54-54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59KB] ( )
74
大庆三次采油技术成为世界名牌

以聚合物驱油为代表的三次采油技术,提高大庆油田采收率10个百分点,使大庆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三次采油技术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把水驱难以开采的剩余油尽可能多地采出来。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

2006 Vol. 27 (6): 74-74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90KB] ( )
124
中国最长距离的成品油密闭输送管道正式运行

国家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的西部开发重点项目, 中国最长距离的成品油密闭输送管道——兰成渝输油管道兰州输油站经过改、扩建后于2006年9月11日正式运行。

2006 Vol. 27 (6): 124-124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18KB] ( )
141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石油石化学科为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1.5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万余人。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7万余人。学校设有12个学院、3个直属系;有48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有3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有5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6 Vol. 27 (6): 141-141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347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