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鑫, 蒙启安, 白云风, 张金友, 王民, 刘召, 孙先达, 李进步, 许承武, 徐亮, 邓仔晓, 吴艳, 卢双舫. 页岩储集性与含油性的毫米级精细评价及意义——以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一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24, 45(6): 961-975. |
[2] |
韩旭, 王正茂, 姜国庆, 阎逸群, 黄佳, 李思源, 周小松, 谭效党. 无碱中相复合驱体系实验[J]. 石油学报, 2023, 44(7): 1140-1150. |
[3] |
卢祥国, 何欣, 曹豹, 王晓燕, 高建崇, 刘义刚, 曹伟佳. 聚合物驱吸液剖面反转机制、应对方法及实践效果[J]. 石油学报, 2023, 44(6): 962-974. |
[4] |
王飞, 周彤, 许佳鑫, 管晶晶, 索杰林, 张士诚, 廖凯, 邹雨时. 考虑支撑剂运移的压裂停泵压降模型[J]. 石油学报, 2023, 44(4): 647-656. |
[5] |
宋代文, 韩镔, 宋思锘. S曲线非确定性经济评价方法在油气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22, 43(3): 443-452. |
[6] |
吕传炳, 付亮亮, 郑元超, 李昆, 黄志佳, 冉爱华. 断陷盆地油藏单元分析方法及勘探开发意义[J]. 石油学报, 2020, 41(2): 163-178. |
[7] |
林日亿, 李端, 王新伟, 杨正大, 张立强. 水平井配汽三维物理模拟实验[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649-1656. |
[8] |
王杰祥, 刘晓, 牛成成, 吴建平, 白祥维.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防砂完井产能评价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1): 80-87. |
[9] |
张磊, 乔向阳, 张亮, 吴克柳, 周伟, 白慧芳, 辛翠平, 王涛.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探区延长组储层特征和开发效果[J]. 石油学报, 2020, 41(1): 88-95. |
[10] |
王强, 彭平安, 张文正, 刘金钟, 于赤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页岩全组分定量生烃模拟及原油可动性评价[J]. 石油学报, 2018, 39(5): 541-553. |
[11] |
高树生, 刘华勋, 叶礼友, 胡志明, 安为国. 页岩气井全生命周期物理模拟实验及数值反演[J]. 石油学报, 2018, 39(4): 435-444. |
[12] |
康永尚, 王金, 姜杉钰, 张兵, 毛得雷, 顾娇杨. 量化指标在煤层气开发潜力定量评价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17, 38(6): 677-686. |
[13] |
陈汶滨, 赵明, 蔡明俊, 潘红, 倪天禄, 罗波. 基于指标特征模型的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定量化评价[J]. 石油学报, 2016, 37(S2): 80-86,111. |
[14] |
毕刚, 李根生, 屈展, 牛继磊, 黄中伟, 席仲琛, 窦亮彬. 自进式旋转射流钻头破岩效果[J]. 石油学报, 2016, 37(5): 680-687. |
[15] |
张贤松, 孙福街, 侯健, 康晓东, 谢晓庆, 蒋珊珊. 海上稠油聚合物驱开发指标定量表征[J]. 石油学报, 2013, 34(4): 727-732. |